2016年9月12日,运输SaaS平台oTMS宣布完成了2500万美元B轮融资,由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领投,成为资本、经纬中国及百度跟投。
2013年成立的oTMS曾在当年8月获得紫辉创投的天使轮投资,2014年7月获得来自经纬中国、百度和紫辉创投的A轮融,2015年6月获得成为资本领投、经纬中国和百度跟投的1000万美元A+轮融资。
作为一家SaaS公司,oTMS的主营产品是基于云的TMS(运输管理系统),主要面向大型生产/商贸企业和大型3PL(第三方物流),通过SaaS平台(PC+移动端)连接货主、物流公司、专线运输公司、司机和终端客户(收货方),使其协同。
该公司称,2015年其全年处理订单1140万单,2016年上半年在线处理订单达1200万单,收入比去年同期收入增长6倍(据36氪了解,根据客户大小不同,TMS SaaS的收费行业标准在0-4元之间);oTMS也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尝试服务中小客户,目前客户数量已发展到500多家,是去年同期的4倍,且大客户的流失率是0,不过公司拒绝透露前5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及总营收金额、毛利。
虽然SaaS业务仍在成长,但该公司COO段琰告诉36氪,光是软件服务还不足以承载高估值的想象力,oTMS也开始尝试基于商圈协同的同城物流交易服务“o速配”(下文详细解释)。
段琰称,其在2013年创业时发现TMS在货主方的普及率不足5%,主要是由于传统TMS只用于内部管理,无法与上下游协同。但运输本身就是连接物流产业多方角色的业务,云化已经成为趋势。随着云服务的普及,传统TMS公司如科箭也逐渐向SaaS化转移,过去一年还出现了从服务物流公司切入的车满满,面向大宗商品行业的货运中国网,诸如快狗速运(GoGoVan)、云鸟配送等货运平台也开始为大客户提供TMS。
而据科箭测算,目前仍只有10%行业客户、30%物流企业使用类似软件,TMS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。在同类竞品增多的情况下,产品本身已经不形成绝对门槛,现在拼的是拓展客户能力、资金使用效率和网络效应。
oTMS的客户主要是服装、零售、消费品、汽车、工业、第三方物流企业,代表性客户有绫致时装、李宁、宝胜国际(YY sport)、富安娜、UR、LVMH、上海医药、安琪酵母、吉祥馄饨、益海嘉里、百草味、大润发、松下、延锋、ZF、海康威视、金风科技、安华、山东佳怡、发航、德利得等。
段琰认为,选择服务服装、零售、快消等行业客户,主要是因为其内部信息化程度已经较高,对SaaS有更理性的认识,同时又希望与终端消费者产生关联,故而需要TMS来提升服务质量(如随时查询运输节点)。此外,这些行业客户的物流服务相对标准化,更容易做成通用型SaaS、减少个性化需求。
而服务大客户,也是因为其在产业链上的高话语权,更容易推进下游物流公司、专线公司、司机随其一同使用。且段琰称oTMS的收费模式是预付,不必担心大客户账期问题。
但不同于HR、销售等通用型SaaS用户使用面很宽,更便宜、灵活,TMS SaaS的缺点是只能用在对提高运输效率有需求的公司上,光是软件服务难以承载高估值。
oTMS早就提出了“社区型TMS”的概念,其和车满满也都曾希望依靠货主、物流企业的网络效应,以数据切入横向协同交易,oTMS的招投标服务正是一处尝试。在线招标功能的基础是根据客户运输数据(过往账单、时效等),把新供应商的报价套用进去模拟出结果,帮助货主通过数据引擎工具实现分析成本、模拟费用等目的,以优化决策。不过招投标属于低频高额事件,平台很难靠这项业务赚到钱。
oTMS最近推出的同城物流交易服务o速配重新担起了这项任务,其试图寻找B2B物流需求中碎片化部分和B2C、O2O物流服务之间的契合点。
下面几篇文章的内容与这篇文章的内容相似,也许你也会有兴趣:
趟过各种坑后,车满满觉得TMS才是切入物流业的最佳方式
春晓资本 · 何文:复盘投过的SaaS项目,只有做好这6点的企业才能存活
新加坡物流科技初创公司 Ezyhaul 获得种子轮融资,扩大东南亚市场
段琰的逻辑是,随着货主出货渠道扁平化、订单碎片化,出现了很多零散的门店调拨行为,但由于物流公司更偏向于集货后再配送,一般只能做到一周的时效。oTMS希望连接同一商圈内的货主,提供系统对接和“拼单”整合,然后连接2C类型的配送/快递公司如趣活美食送、顺丰、如风达,利用其配送资源碎片化时间,实现货物调拨同商圈当日达、跨商圈次日达。
此事的前提是,oTMS现有的大量服装、零售、消费品客户的终端网点都分布在这些商圈中。理想状态下,货主提升了调货周转速度,并因拼单而降低了成本,配送方调动了闲置的运力,平台因此也获得了交易佣金。
但货主为何不能直接寻找这些配送方呢?段琰认为核心在于oTMS已经与客户系统对接,可以和库存数据打通并实现电子化交接。
oTMS早已提出了“社区型TMS”的概念,强调运输链条中各个环节加入平台后的网络效应,和横向协同价值,但该公司的收入仍主要来自软件服务费。o速配业务能帮公司克服“做不大”这一难题么?